近視的測速照相機——光學式眼軸長測量儀




文/雷少宇醫師 旭明眼科診所院長 

  在「近視控制」系列文章中,我曾強調以「眼軸長」追蹤近視進程的重要。控制近視,首要嚴密掌控近視的變化,才能給予足夠的光學矯正和藥物治療。也就是說,對於近視度數的成長,我們需要一個「測速照相機」。


  打個比方,假設一個人在路上開車開得很高興,油門越踩越重,車速自然越來越高。這時路旁有一支測速照相機,當車速超過速限時,就會閃光拍照,你就知道該踩剎車了!近視的進程就有如車速,知道何時該踩剎車(加強控制力道)是很重要的。但是測速照相機的特色各有不同,該如何選擇呢?從前對於近視的追蹤,只有「電腦驗光機」。隨著觀念以及儀器的進步,「眼軸長」在國際上逐漸成為監測近視的重要指標。眼軸長與近視度數有什麼關係?又為什麼可以成為監測近視的工具之一呢?以下就讓我來向大家說明。

本文來自 雷少宇醫師的眼科診療室 http://eyedoclei.blogspot.com/

1.眼軸長是甚麼呢?


  眼軸長(axial length)就是眼球視軸(visual axis)的長度。如下圖所示:

(AAO Book3. Clinical Optics 2016-2017 Fig.2-3)


  當眼球注視一個物體時,想像由這個物體發出一道光線,這道光線先接觸到角膜,然後進入眼內,最後一直到視網膜上的中央窩為止。從角膜到中央窩這條直線的長度,就是我們說的眼軸長了。

2.眼軸長跟近視有什麼關係呢?


  眼球的總屈光度主要是由1)角膜度數2)水晶體度數3)眼軸長,三者的效應合併而得。下圖畫出了正視眼和近視眼的眼球中,光線聚焦的情況:

  
  在眼球的構造中,角膜跟水晶體就有如凸透鏡,負責匯聚光線。綠線畫的是正視眼(眼球屈光度恰為零)的眼軸,眼軸的終點就是視網膜,位於白色虛線上。當光線進入正視眼時,會恰好聚焦於白色虛線(視網膜)上,這時就是沒有近視也沒有遠視。倘若眼軸長增加(如紅線),使得視網膜的位置向後推到黃色實線處,光線就會在視網膜的前方匯聚,這時就叫做近視。視網膜(黃色實線)與光線會聚點距離越長,表示近視越深。

因此,我們可以知道,眼軸長數值越大,近視越深。眼軸長成長的速度越快,代表近視惡化的速度也越快。因此,眼軸長測量儀就是近視的測速照相機,如果近視惡化加速,就會提醒醫師、家長以及小朋友,該注意了喔!


3.眼軸為什麼會變長呢?


  在成年以前,眼球本來就會隨著時間成長,自然眼軸也會增長。下圖畫出了正視眼中,眼軸長隨著年齡變化的趨勢。我們可以看到年紀越小,眼軸增長速度越快,隨著年齡變大,眼軸增長速度會逐漸減緩。

(AAO Book6.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 2016-2017 Fig.15-1)
  
  因此我們要先有個概念,眼軸本來就會變長,只是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增加速率。如果小朋友「長時間」的「近距離用眼」,眼軸成長速度會過快,產生所謂的「軸性近視」,就是近視的開端了!

  所以眼軸長的變化速率,還需考慮在不同年齡層,與正視眼該有的成長速率相比後才有意義。當小朋友的眼軸成長速率超過正視眼該有的速率時,表示近視增加或遠視減少。反之,則是遠視增加或近視減少。因此,對同一個小朋友而言,相同的眼軸長變化速率,在不同的年齡,醫師自然會有不同的解讀。


4.為什麼以前沒聽過用眼軸長的變化來監測近視呢?


  其實很早以前,眼科醫師就知道眼軸長度會影響眼睛的總屈光度。但在眼軸長測量儀發明之前,對於眼軸長與近視的具體關聯並不清楚。直到1970年代,才發展出超音波眼軸長測量儀。隨著科技不斷進步,1990年代末期,又發明了第一台光學式眼軸長測量儀。截至目前,最新的光學式測量儀量測的眼軸長精準度可達0.01 mm。近視眼的眼軸長,扣除正常成長的眼軸長度後,每多增加0.01 mm,對應到所增加的近視度數是2.5-3度。由於這卓越的超高精準度,能夠可靠又精細的監控眼軸長的變化,因此眼科醫師逐漸地開始採用眼軸長變化來判斷近視的走向了。

5.眼軸長是如何測量呢?  


  眼軸長的量測工具,依照演進,依序為:接觸式超音波(applanation A-scan biometry)、浸潤式超音波(immersion A-scan biometry)、和光學式測量儀(optical biometry)。

  前兩種超音波量測儀價格較低,但使用時可能會因為測量的角度偏差,或人為操作時壓迫到角膜而造成測量上的誤差(誤差可能大於0.3-0.4 mm)。而光學式測量儀,則沒有上述這兩種疑慮,而能獲得更準確的結果,精準度可到0.01 mm。因此,最理想的做法,是使用光學式測量儀量測眼軸長,來監測近視變化。只是光學式測量儀價格不斐,甚至要價新台幣數百萬元,因此不見得每家眼科醫療院所都會具備此種儀器。

6.眼軸長需要多久量一次呢?


  最理想的做法是,每個月回診時都量測一次。如果有困難,至少每二至三個月量測一次是需要的。為什麼呢?由於光學式眼軸長測量儀對極細微的近視變化都能有所察覺,越多次的測量,越能夠幫助醫師見微知著,早期發現,早期治療。特別是對於年紀較小,較難配合的小朋友,量測時眼睛可能會飄移,因量測的角度偏差而造成數據波動。因此越多次的測量,可以幫助醫師得到越準確的眼軸變化,做出適當的近視控制處方。

7.有醫師說我的小孩近視度數不深,但眼軸卻過長,這是為什麼呢?


  如前所述,眼睛的總屈光度主要是由1)角膜度數2)水晶體度數3)眼軸長,三者的效應合併而決定的。有些人天生角膜比較平,凸透鏡的效應較低,即使眼軸稍長,在三者因素平均之下,近視也可能只有中等程度左右。換個例子來說,假設高度近視患者做了近視雷射手術,把角膜削平,術後雖然近視減少,但眼軸仍然很長。

8.只要近視度數不深,就不必測量眼軸長了嗎?


  我們必須要知道兩點:第一,單憑眼睛的總屈光度並無法算出小朋友的眼軸長。第二,高度近視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後遺症,如黃斑部病變、視網膜剝離等,其主要元兇就是眼軸長過高!但是,在眼軸長測量儀出現之前,醫師是無法直接量測眼軸長的。而對大多數人來說,高眼軸長的眼球,伴隨的近視度數也高,所以才會採用近視度數,間接判斷產生高度近視併發症的風險。

  有些人因為天生角膜較平而近視度數不深,反而容易輕忽,對於自己高眼軸長的事實及其潛在併發症渾然不覺。同理,高度近視的成年人即使動了近視矯正手術,驗光機測不出近視度數,但是高度近視併發症的風險卻不會因此而減少。所以不論近視度數深淺,眼軸長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視的。


  最後再次強調一次,我們把眼軸長應用在近視控制,主要是藉由它來觀察「眼軸長變化速率」。當近視開始發生時,眼軸成長速率會超過正常值,因此多次而頻繁的測量,才能推得每段時間的成長速率,進而判斷近視是否有被控制住。也由於光學式眼軸測量儀的高精準度,使醫師能在近視變化「初期」就做出反應,在星星之火時就撲滅它,免得變成燎原之勢時再徒增懊悔。看到這裡,相信您對眼軸長的重要性已有深入的了解。讓我們一起用這近視的「測速照相機」,讓近視無所遁形吧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聯絡資訊與門診時間

醫師爸爸的近視控制教室——前言

散瞳劑大猜謎!

旭明眼科開放線上預約掛號

為什麼散瞳劑要在睡前點呢?